中国个贷不良资产市场正站在历史性拐点。随着经济转型深化与金融体系改革推进,这个万亿级赛道持续扩容。
而最新行业动态显示,长期由AMC(资产管理公司)、地方国资和民营资本主导的市场格局,正因一股新力量的加入而悄然生变——港资正通过股权投资、平台合作等形式加速渗透内地个贷不良市场。其中,贵州民营企业山哩数智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变动,成为这一趋势的标志性事件。

港资择机而入:政策、市场与技术的三重契合
港资此时精准布局,绝非偶然,而是政策红利、市场机遇与企业实力的三重必然契合。
政策松绑打开准入通道
2023 年金融监管总局修订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彻底取消境外机构投资 AMC 的总资产限制并允许控股,为港资等境外资本扫清了制度障碍。叠加广州 “特资十条” 等区域政策创新,QFLP 基金可直接投资不良资产,跨境资金流动效率提升 60% 以上,进一步降低了港资入局的操作门槛。政策层面的持续开放,让国内个贷不良市场从 “试点探索” 迈向 “全面开放”,为港资提供了明确的入场信号。
市场蓝海呈现估值洼地
国内个贷不良市场正处于供给爆发期,2024 年银登中心挂网债权总额达 1935.22 亿元,同比涨幅显著,而平均债权折扣率已降至 4.8%,部分资产包折扣率甚至跌破 1%,形成明显的估值洼地。
对于手握充裕资金、拥有成熟不良资产定价经验的港资而言,这种 “低成本收购 + 规模化处置” 的市场特征,恰好契合其风险偏好与收益预期。与此同时,2025 年底全国性个贷不良批量转让放开的预期,更让港资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科技赋能成为核心吸引力
山哩数智的技术硬实力,是港资选择牵手的关键筹码。作为国内首家采用 “S2B2C 供应链 + 数字化处置” 模式的服务商,其自主研发的 “E 法通” SAAS 平台,能实现 5 分钟完成万级数据分析,形成38个维度的评估报告。
截至目前,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已达 201.6 亿元,合作律所覆盖全国 68% 以上区域,完成 “华北 - 华中 - 华东 -华南-西北- 西南” 等区域战略布局,形成了技术、渠道与规模的综合优势。港资的入股,本质是看中 “科技 + 不良资产” 的赛道潜力,试图通过技术赋能挖掘资产价值。
港资入股山哩数智,是国内个贷不良市场从 “政策驱动” 向 “市场驱动 + 开放驱动” 转型的重要信号。随着 2025 年全国性批量转让的放开,预计将有更多境外资本通过股权合作、基金投资等方式入局,境外资本将成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未来的个贷不良市场,不再是单一主体的独角戏,而是全国性 AMC、地方 AMC、民营科技公司、境外资本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竞争的核心将聚焦于 “科技赋能 + 资源整合 + 合规运营” 的综合能力,港资的加入,不仅是资本的流动,更带来国际先进的资产管理经验、创新的金融工具和更为成熟的风险定价模型,这将推动整个行业的专业化升级。
个贷不良处置的传统“人海战术”正逐步被科技手段取代。大数据评估、AI智能催收、区块链存证等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资产处置效率。而港资与山哩数智的合作,正是“资本+科技”模式的典型实践,为行业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开放创新驱动行业新生态
万亿赛道的重构大幕已然拉开,未来几年将是个贷不良市场格局重塑的关键期。
一方面,政策环境将持续优化,跨境资金流动、外资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将为外资参与提供更多便利。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专业化分工程度加深。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将基于自身优势寻找定位,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唯有顺应开放潮流、深耕技术创新、坚守合规底线,才能在这场变革中抢占先机。港资的入局,只是个贷不良市场国际化、专业化的开始,未来的赛道竞争将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