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四五”期间,全省社会救助领域把“人民至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为民解忧办实事挂在心上,以“大数据+铁脚板”把救助政策和服务主动送上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困难群众身边,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集中展示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成果,湖南省民政厅联合《中国社会报》、《湖南日报》、湖南广播电视台、新湖南等主流媒体推出《“救”在身边》系列报道,讲述一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社会救助故事,以可观可感的细节生动展示社会救助领域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生动实践。
73 岁的郭三枝,肢体二级残疾叠加糖尿病、乳腺癌,生活难以自理;老伴刘福明意外致残后,这个本就靠低保和零工支撑的家庭彻底陷入绝境。然而,桃源县民政局推进的服务类社会救助,如同 “及时雨” 般降临,让这个濒临破碎的家重新燃起生活希望。
两老重残压垮家庭
祖孙三人生活困难
在常德市桃源县漳江街道渔父祠社区,73岁的郭三枝老人的家,曾被疾病与意外压得喘不过气。肢体二级残疾的她,还饱受糖尿病、乳腺癌折磨,依靠拐杖才能勉强挪动,生活难以自理;儿子外出打工后失联,老两口既要相互扶持,还要照料上初中的孙子。全家仅靠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以及70岁老伴刘福明在外做保安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日子本就捉襟见肘。
天有不测风云,2023年2月8日,刘福明在外不幸被车撞伤,同样造成肢体二级残疾。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下,一家三口的生活瞬间陷入绝境,连基本的生活照料都成了难题。就在这时,街道民政专干多次上门走访慰问,帮助办理残疾人证,确保全家三口及时享受低保待遇,刘福明也同步申领到残疾人两项补贴。
民政专干上门帮扶
服务类社会救助暖人心
走访中,民政专干发现郭三枝一家完全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此时桃源县民政局正加快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低收入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精准照料服务——郭三枝一家被纳入了这一救助项目的帮扶范围。
从2023年2月22日起,桃源县民政局委托桃源县宝康智慧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护理员王兆英,每周至少两次准时来到郭三枝家中,帮她按摩僵硬的肢体,缓解疼痛;把堆积的脏衣服、脏被子洗得干干净净;定期帮老两口剪头发、剪指甲,做好热腾腾的饭菜端到老人面前,让他们清清爽爽过日子。
“帮她按摩、洗衣服、剪头发、剪指甲,她有时候大便失禁了,跟她洗洗裤子、洗被子、拖地、做饭全部都搞。发现她每次穿的内裤,没有外面的裤子,我又买了一条裤子跟她送了一条,她很高兴。” 王兆英朴实的话语里,满是对老人的心疼。
护理员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困境。刘福明感慨说,车祸致残后他曾觉得天都要塌了,是民政部门的及时救助让他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让刘福明格外感动的是,每到周末孙子回家,只要打个电话,王兆英就会立刻赶来,不仅做上一桌可口的 “团聚菜”,还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连被子都铺得整整齐齐,真的感谢政府,我非常满意。”
织密“防风险”保障网
让困难家庭重获希望
郭三枝一家的改变,并非个例。近年来,桃源县民政局始终聚焦困难群众 “急难愁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力量,打造 “政府购买服务 + 第三方执行 + 全程监督评估 + 专项保险补贴” 的综合救助路径,既破解了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的民生难题,又为特困群体织密了 “防风险” 保障网络。
桃源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龙艳慧介绍,2025 年,桃源县投入200多万元资金,为全县 650 名低保对象中的重度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人等群体,建立 “一户一策” 服务体系,涵盖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全周期服务内容,让困难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