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有一群特殊的“银发专家”,他们退休不退志,持续奔走在乡村振兴、医疗教育支援、企业技术攻关、社区科普服务的第一线,他们是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深圳老年科协”)的成员。这个拥有4854名中高级职称专家的组织,用专业知识与热忱情怀,书写着新时代“老有所为”的动人故事。10月29日,2025年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创新大会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表彰会议在北京举行,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朱鸣学作为广东省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代表参会。
图:10月29日,2025年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创新大会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表彰会议在北京举行,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朱鸣学作为广东省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代表参会
“银龄行动”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2025年8月31日,深圳老年科协援藏8名医生教师整装出发,奔赴西藏察隅县开展为期三个半月的精准帮扶工作;同日,深圳老年科协援助广西43名支医支教老专家,前往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龙州县及百色田林县四县开展为期四个月的乡村人才振兴帮扶活动。
早自2011年起,深圳每年组织医疗、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老专家、老教授赴深圳对口地区展开工作,悉心援助了新疆喀什地区、西藏察隅、深汕特别合作区、广东河源汕尾、广西田林县巴马县等地。他们凭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受援地群众的赞誉。
专家团队分为医疗、教育、科技三个工作组,以“实效、安全、可持续”为工作原则,构建起精密高效的援助网络:抵达受援单位一周内签订服务协议,每天记录工作,每半月提交工作简报,服务结束后进行全面总结,并由受援单位出具服务情况反馈。这套“需求对接—全过程质量监控—成效评估”机制,确保了每次援助精准有效。
面对西藏高原的寒冷和缺氧环境,第六批“圳心藏情”援助行动整形外科主任医师王富生没有任何退缩,2024年,在援助察隅县的三个半月里,他共看诊375人次,查看住院患者600人次,带教医生150人次;还协助医院皮肤科申报了当地卫生健康部门6项新技术项目,通过专业指导推动了当地医院在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
更难得的是,这些援助超越了技术层面,成为了情感连接的桥梁。
广西田林县第一小学在2006年引入了国家级非遗“北路壮剧”,但全校无人能教授马骨胡这一核心乐器。退休音乐教师王珏以二胡为纽带,开启了一场跨越千里的非遗教育传承。她自2021年发起组建的小花扇艺术团,由最初一把马骨胡发展成如今拥有11种乐器、近百名师生的民乐团。学生们演奏的《十二月花》荣获2024年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百色分赛区器乐比赛第一名,并代表百色市到桂林参加全国比赛。琴童们指尖流淌的不仅是旋律,更是4年来王珏与当地师生情感的重要见证:“为助力我们参加全国比赛,深圳老年科协捐款让我们购买乐器……为表达感激之情,我们用田林的定安山歌调为大家演唱这首《助麦呢》(译:感谢您),还带来了田林北路壮剧曲牌《十二月花》,一同献给深圳的亲人们。”
图: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医疗专家为西藏察隅县当地人民义诊
图: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王珏老师指导广西田林县第一小学小花扇艺术团训练
“银龄科普”守护长者幸福晚年
自2009年成立以来,深圳老年科协始终把关爱老年群体作为重要工作。
在深圳湾实验室,在深圳大学海洋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在比亚迪全球总部......一群白发苍苍的“学生”认真聆听着最新科技讲解。这是深圳老年科协常态化开展的“老年科普行”活动,2024年至今已组织2800多名老科技工作者走进62个科技创新企业及科普教育基地,覆盖自然人文科普、创新科技前沿、城市发展脉络、未来产业探索四大主题领域。
“活动不但拓宽了视野,还能给儿孙介绍创新亮点,受到后辈夸赞真是太幸福了!”参加“老年科普行”的老人们纷纷点赞。自2024年底深圳老年科协成立关工委以来,长者们学成后还投身“科技筑梦”科普课堂,深入社区、学校,以“科学家故事+实验互动”的形式,激发着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
“如何防范金融诈骗?”“智能手机怎样使用更安全?”2024年9月,一场针对老年群体的“科普大餐”在深圳10个区同步铺开。深圳老年科协组织20位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开展了20场数字素养、金融安全、防灾避险等主题讲座。讲座通过3轮试讲评审选拔讲师,采用“双线联动+精准服务”模式,线下服务1600多人次,线上触达4600多人次,显著提升了老年群体科学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
“银龄智慧”助力科技助企产业发展
深圳老年科协老专家们在服务企业、助力经济发展方面同样不遗余力。
助企攻坚方面,自2021年起,持续组织老专家赴科技企业开展技术帮扶,已助力攻克23项关键技术难题。2024年,174名对口老专家走进21家企业,建立了10个老专家工作站。2025年将搭建20至30个老专家服务团、建立10个老专家工作站,在助力科技企业特别是大健康科技创新型企业有序发展方面贡献老年科技群体的一份力量。
开展创新讲堂方面,连续承办深港、珠三角及全国性老年创新赛事,累计征集171个发明项目,其中承办的“中国老年创新发明推介交流会”实现全国老年科技盛事零的突破。每年开展各类创新讲堂,聚焦“知识产权赋能企业发展”等主题,吸引8000多名市民参与。深入龙头企业开展大健康产业自主创新大讲堂,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做着积极准备。
创新孵化方面,每月举办科技创新讲座及创新项目推介会,全年共接访153个项目。积极为非职务发明转化搭建平台,在科技活动周、科技活动月展示推介发明项目186项。常年开展“助力老科技工作者深耕科技创新”沙龙活动,马桶漏水感应器安全不起火电池、自然冷源空调节能系统、肺部治疗仪等非职务发明成果加速转化。
“银龄担当”15年不改奉献初心
从社区义诊到科普讲堂,从边疆援建到产业攻坚……深圳老年科协搭建了新时代“老有所为”平台的先进组织,先后获得“5A级社会组织”“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等荣誉。深圳“银龄行动”品牌效应持续显现,得到了各级层面的肯定。
“老专家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社区科普服务、助企攻坚、创新孵化等事业,既是对‘老有所为’人生价值的生动诠释,更是服务国家大局、参与时代建设的具体实践,意义非凡。”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朱鸣学表示,“正如一些老同志经常说,退休了就要忘了年龄,忘了曾经的职位,忘了曾经的名和利,但是不能忘了曾经追求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谈到未来发展,朱鸣学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的回信中,表达了对我们老同志的信任和殷切期望。我们要以总书记的关心、信任和殷切期望为动力,继续做好协会工作,为老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老有所为’的平台,让银发智慧成为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实现他们科技报国的豪情壮志,为高水平科技创新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