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媒体资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速递 > 正文

【湾区民政 改革创新】⑦ 南沙:着力打造大湾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5-11-03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民政厅

  近年来,广州市南沙区深入推进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对标国际一流公共服务标准,引进粤港澳儿童保护与服务的先进理念和服务品牌,首创基层村居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委员会机制,通过跨地区的儿童保护与服务融合,着力打造大湾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新高地。一系列机制、服务、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转变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幸福体验。

  

  机制创新

  首创村居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委员会机制

  在省级福彩公益金支持下,南沙区深入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福利和公益创新示范项目”,在省内率先探索建立村居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委员会机制,联合一批儿童福利领域的知名专业服务机构,形成大湾区首份《村居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委员会工作制度》,首创“预防—发现—报告—处置—跟踪”五步法,并配套形成《主动发现报告指南》工具包、《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资源地图》等资源手册,推进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不断改革创新。

  截至目前,南沙区已经建成“1个区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0个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N个村(居)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委员会”三级儿童服务网络,93个村(居)儿保委覆盖全区超过50%的村(居)。

  村(居)党委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妇联主席、儿童主任、党委宣传委员、网格站站长、驻村(居)民警、专职社工、驻村(居)律师、学校代表、志愿者代表、家长代表等多类主体形成的儿童服务工作群,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儿童服务“点对点”,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扎实延伸到基层“最后一米”。

  

  图:南沙区南沙街海庭社区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委员会成立

  

  服务升级

  打造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优质品牌

  南沙区扎实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困境儿童服务示范项目”,建立区级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枢纽平台,实现对区内90%以上困境儿童探访服务广覆盖。组织粤港澳三地28名儿童福利领域专家研制论证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机制,孵化培育社区儿童早期发展、困境儿童手工技能培训、困境儿童和流动儿童心理关爱3个特色服务品牌,开展活动164场次,惠及儿童10306人次。

  ——引入政府及社会多元化专业力量协同跟进南沙区困境儿童急难个案的问题解决,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区多所学校开展困境儿童和流动儿童心理关爱系列讲座活动,推动儿童心理关爱从“个案干预”走向“群体预防”,织密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责任网。

  ——开展“蒲公英童行计划”,通过教育支持(读书会、足球、合唱)+文化融入(粤语课堂、“非遗”手工活动)+社区探访和志愿活动+心理关爱(心理讲座、沙盘治疗)的方式,面向困境儿童和流动儿童开展全方位多场景社会融入系列活动。

  ——粤港澳大湾区(南沙)儿童福利及权益保护中心将于今年年底建成运营,建筑面积约1700多平方米,设有亲子教育、康乐活动、儿童科普及法律政策宣传、康复训练、儿童社会组织孵化、临时庇护、个案服务等7大功能区域,将助力为辖区困境儿童提供更加多元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

  

  图:粤港澳大湾区(南沙)儿童福利及权益保护中心内景

  促进专业化困境儿童服务质素提升人才赋能

  立足困境儿童实际需求,南沙区总结村(居)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委员会创新经验,研发《儿童主任和基层儿童保护工作人员培训手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不断强化儿童福利人才队伍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组织能力提升与协同发展示范项目”以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服务公益人才培养为重点内容,链接港澳及珠三角9市的优质学习资源,聚焦儿童服务领域开展了两场能力提升研修班,累计培养102名珠三角9市社会组织负责人和业务骨干。

  引入国际救助儿童会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学术支持,联动北京慈幼儿童福利研究中心、广州法泽社区公益基金会等开展基层儿童实务人才培养“亮星计划”,涵盖监护能力提升、儿童心理与保护、儿童个案服务与管理及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委员会服务技能提升等多类主题,培训儿童骨干187人次。

  在广州市首届“羊城工匠杯”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实务技能大赛中,南沙区获得团体优秀奖,儿童督导员个人二等奖和个人优秀奖各1名,儿童主任个人三等奖1名,儿童骨干专业化水平提升显著。

  

  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南沙区基层儿童工作者培训教材——儿童主任培训手册》

  

  图:2025年4月,珠三角九市儿童业务骨干参加“湾社同行”粤港澳大湾区儿童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修班(第一期)

  

  湾区协同

  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儿童福利新高地

  2024年6月27日,来自澳门及香港的困境儿童来到南沙区启慧学校,与当地孩子一起参加“首届粤港澳三地童心 共融嘉年华活动”,三地儿童带来了非遗麒麟舞、啦啦操、手语表演,随后还走进香云纱星韵非遗文化园景区,通过沉浸式体验薯莨擦染、过乌拓印、蚕丝扇制作等传统工艺,深入感受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加深了粤港澳三地儿童的情感交流与文化认同。

   南沙区充分发挥省、市、区三级共建的粤港澳大湾区(南沙)社会组织合作创新基地枢纽平台作用,持续深化粤港澳三地社会组织交流合作,协同港澳推进儿童福利事业改革创新,引入30多家内地和港澳知名机构,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联盟,邀请34位儿童服务专家顾问组成智囊团队。2024年以来,累计接待港澳儿童服务社会组织来访交流8批次,围绕困境儿童服务、粤港澳三地社会服务融合发展等开展深度对话与经验分享,促进粤港澳三地社会组织和儿童服务融通融合。

  引入香港赛马会连续两年捐助资金支持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服务公益人才培养项目”,组织儿童、养老等社会服务领域73名珠三角九市社会组织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在香港、澳门开展了2期共10天的社会服务公益伙伴学习营,深入学习和充分借鉴港澳儿童福利等领域的专业服务模式和先进经验,深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服务资源对接和项目共创。

  在2024年8月赴港学习儿童服务经验的南沙街道逸涛社区儿童主任朱超红表示收获颇丰:“通过深入了解大围及利安社区的服务模式,认识到社区层面可直接为特殊儿童提供音乐、游戏治疗,助力其能力提升,这一模式很有借鉴意义;香港针对危机儿童个案设有完善服务机制,能第一时间启动干预,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通过在香港学习交流儿童服务经验,未来将积极参考这些模式,优化本地儿童服务工作。”

  

  图:30多家内地和港澳机构加入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联盟

  

  图:2025年5月,“广州南沙社福交流团”抵达南沙区开展调研,就粤港澳三地社会服务融合发展开展交流

  

  南沙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健全完善村居儿童福利与权益保护委员会机制,积极推动粤港澳三地困境儿童关爱事业融合发展,全力建设大湾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新高地,努力探索打造出更多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南沙样板”。

  


原文链接:https://smzt.gd.gov.cn/mzzx/ywdt/content/post_47923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