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媒体资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速递 > 正文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孙有科:30年坚守一线书写孝亲敬老温情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03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民政厅

  从长情陪伴阿尔茨海默症母亲到为成千上万老年人提供临终关怀、养老服务、权益保障、急难救援等多维服务,孙有科把“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从家庭延伸到全社会,以30年奉献诠释孝亲敬老、崇德向善的时代内涵,为老年人筑起乐享晚年的温暖港湾。10月29日,2025年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创新大会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表彰会议在北京举行,江门市老年学学会理事、江门市“爱与陪伴”志愿服务队队长孙有科作为广东省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代表参会。

  

  

  图:10月29日,2025年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创新大会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表彰会议在北京举行,孙有科作为广东省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代表参会

  

  孝亲十载

  24小时照料患病母亲

  2014年,孙有科的母亲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记忆逐渐衰退。十年来,孙有科承担起24小时照料重任:清晨将食物切小块喂给母亲,深夜查看母亲被褥是否盖好。在母亲焦躁不安时,他拿出老照片轻声讲述过往的温馨;在母亲迷茫无助时,他给予温暖拥抱抚慰她的敏感心灵。衣服上的饭渍、熬红的双眼,都是他孝老爱亲的见证。

  “记得有一次,母亲紧紧攥着我的手,眼神中流露出恐惧与无助,那一刻我体会到:像母亲这样的老人,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的照护,更是发自内心的理解与陪伴。”孙有科说,正是这份始于血缘亲情的孝心,将他心中的“孝”延伸到对社会的“爱”,激励他更用心用情做好为老服务。

  

  多维服务

  构筑老龄群体温情守护网

  秉持“老人需求在哪,服务就到哪”的理念,1995年,孙有科担任专职社会工作者,投身养老服务。为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他在社区开设“银龄学堂”,绘制《智能手机使用漫画手册》,亲手教会300多名老人使用手机。为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他发起“平安计划”,为高龄独居老人安装紧急呼叫装置和平安通手机,有效保障了老人居家安全。

  “李大爷花8000元买了包治百病的‘神药’,结果头晕目眩。这不是简单的消费纠纷,是对老人尊严的伤害。”在社区普法讲座上,孙有科常举例子警醒大家。他还组建了“银发维权智囊团”,近三年为老人调解纠纷23起,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

  2008年9月,孙有科与12位志同道合的伙伴组建了江门市首支临终关怀队伍——“爱与陪伴”服务队,开启17年“生命摆渡”之路,累计为400余名老人提供“儿女式陪伴”,帮助他们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旅程。

  在服务失独老人维叔时,服务队成员搬进其家中全天候陪伴,白天陪他看老照片、听他讲木工手艺,晚上孙有科为他擦拭身体。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维叔紧握孙有科的手说:“这辈子,总算有人记得我。”老人离世后,服务队还协助办理后事。为规范服务流程,孙有科历时两年编写《安宁志愿服务操作指南》,填补了当地养老服务空白。

  2012年至今,他在养老院开设“阳光谈心室”,并推行“低龄助高龄”互助养老模式,65岁的周姨每周为独居老人读报,70岁的杨叔义务为失能老人修理轮椅。“在这里,每个老人都既是被照顾者,也是奉献者。”孙有科言语中充满欣慰。

  

  

  图:2008年9月,孙有科(右一)带领志愿者成立江门市首支临终关怀队伍——“爱与陪伴”服务队

  

  守护生命

  危难时刻彰显责任担当

  2020年除夕,孙有科放弃与家人团聚,全力投入社区疫情防控。他手机里存着62位孤寡老人的联络表,挨个打电话问候。92岁李婆婆想吃饺子,他冒大雨跑遍三家超市送达。为安抚隔离中情绪崩溃的失能老人,他连续三天身着防护服上门陪伴。疫情严峻时,3个月内他累计拨打1.2万通疏导电话。

  在关注老年人同时,孙有科也将目光投向特殊群体。调研中关注到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困境后,他发起了“喘息服务”,组织志愿者为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提供每周4小时的临时照护,让长期承受照护压力的家属获得宝贵休息时间。

  2025年4月,在交通事故现场,孙有科运用专业急救知识为受伤老人止血并安抚情绪,为生命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这些年来,他在类似突发事件中成功救助27人。

  

  社会回响

  大爱精神引领风尚

  在孙有科办公室的“荣誉墙”上,“中国最美社工”“广东好人”“江门市道德模范”等称号见证其付出,而他最珍视的是一本夹着162封感谢信的笔记本,一位失独老人在信中写道:“你让我明白,老了不是负担,是被爱着的宝贝。”

  让孙有科感到欣慰的是,儿子接过了孝德家风的接力棒,成为新一代的敬老爱老践行者。在孙有科的言传身教下,儿子从小跟随他参与志愿服务,为孤寡老人送去米面粮油,大学时期更主动前往山区支教。2023年,孙有科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父亲常说,孝顺不是作秀,是让老人从心里感受到被爱。”

  他更欣喜地看到,社区里越来越多的“红马甲”志愿者与他并肩前行。孙有科的事迹在江门掀起了“学好人、做好人”热潮。“老龄工作与养老事业,从来不是冰冷的设施,而是体现在一勺温饭、一句暖心话、一双危难时伸出的援手。”孙有科说,“只要我们多一份关爱,就能点亮老人晚年的清朗夜空。”

  


原文链接:https://smzt.gd.gov.cn/mzzx/ywdt/content/post_47922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