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媒体资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速递 > 正文

广东强力推动演艺市场政策落实、演艺生态优化

发布时间:2025-09-19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加强广东与国内头部演艺机构的交流,推动产业政策落地,9月10日,广东省演艺市场政策推进落实座谈会在广州举行。

  来自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英皇娱乐、北京创娱无界、北京中成视觉、开心麻花、吴氏策划、保利文化、北京摩登天空、北京大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等18家全国演艺头部企业和单位代表参会并交流发言,真心实意为广东演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广东是演艺市场发展壮大的沃土,不仅文化和旅游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演艺市场供给充足,且演艺消费需求旺盛。这场座谈会,是继今年5月22日重磅出台《关于推动广东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后,广东推动产业政策落实、演艺生态优化的又一强力举措。

  聚焦“演艺+”新业态

  拓展新边界,开辟新赛道

  今年深圳文博会上,广东发布的“演艺市场政策17条”政策包提出,要拓展“演艺+”融合业态,创新演艺空间利用。这也是本次座谈会诸多与会嘉宾关注的重点。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燕提出,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大鼓励新业态的发展。在政策包多次提及的演艺新空间方面,潘燕建议拿出更多务实举措,“从产业培育、人才培育、市场培育的角度而言,小剧场、新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抓手!”

  潘燕分享道,近年来通过线上直播培育的方式,像宁波演艺集团甬剧这样一个小的地方戏种,都能通过两个演员的走红,为剧目演出引来跨城观演。“在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趋势下,希望广东能在这方面有更多鼓励和支持的措施。”她说。

  同样聚焦新业态赋能,保利文化集团副总经理、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姚睿介绍,保利文化正在与深圳一些博物馆、广州的许钦松美术馆等积极洽商,将保利拍卖与文体、文博等板块打通。“我们希望在综合场馆的多业态运营上,积极尝试‘文化+科技’‘文化+体育’‘文化+艺术’多元融合。”姚睿介绍。

  粤沪联动共赢

  共建平台、共育人才、共享市场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多元背景,广东发展演艺市场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和资源联动的潜力。

  英皇娱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译泰表示,广东新推出的演艺市场政策方向明确,覆盖面广,特别是提出要打造一批内容制作与艺人经纪龙头企业,这与英皇娱乐在广州设立大湾区总部的初衷高度契合。

  积极响应演艺人才联合培养和建立演艺人才数据库等政策号召,唐译泰表示,希望未来能够整合大湾区媒体平台及高校资源,共同培育本土新人。同时,他也特别看好政策中提出的支持推出“演出+旅游”产品、推动打造粤港澳演艺联盟建设等内容,“这将为我们行业协同发展提供宝贵的机遇,推动演艺资源互通,共同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大湾区演艺市场”。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即将于9月16日正式开幕,而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也开幕在即。今年广东作为受邀主宾省,将与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共同在沪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粤沪两地演艺市场的密切合作将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表示,同样作为国家级的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非常希望能与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节联手共同发展。对此,他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内容联手,目前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每年国际类项目占全部项目数的60%,在国际类项目上“两节”联动,能够实现降本增效;二是在全球范围内,“两节”可以联动国际著名艺术节、著名艺术机构,共同寻找项目,共同委约优秀剧目,同步打开国际国内市场;三是通过“两节”平台的进一步打通,让长三角和大湾区的演艺资源能够形成互通互联互动;四是联合培养年轻艺术家,通过艺术节让长三角和大湾区的年轻艺术家有更多更大的平台,得到更多扶持,真正做到通过艺术节推动“出人”“出戏”。


原文链接:http://www.gd.gov.cn/gdywdt/bmdt/content/post_47715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