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媒体资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调查 > 正文

女子与亲人失散34年,璧山民政助力终团圆

发布时间:2024-07-13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民政局

  “我6岁的时候,妈妈就走不见了。34年了,终于找到她了!”近日,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跨越时间与地域的爱心接力。璧山区民政局成功帮助一位离家34年的贵州籍精神障碍流浪女子找到了家人。廖女士紧紧抱住走失多年的母亲,激动得热泪盈眶。

  

  2008年2月11日,璧山区璧泉派出所民警例行巡逻时,发现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妇女坐在路边,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迷茫与无助。这位中年妇女便是如今的陈婆婆。因患有精神疾病,又长期在外流浪,她的口音变得混杂,难以辨别和沟通,身上也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物品,民警只好将她送至璧山区救助管理站。

  当时,璧泉派出所采集了陈婆婆的DNA纳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信息系统。然而,经过DNA比对查询,都未找她的家人。根据相关政策,璧山区于2020年10月将陈婆婆落户安置在区康养服务指导中心,并于2020年11月1日将她纳入特困供养,保障基本生活和医疗救助。

  在此期间,璧山区民政局从未放弃过帮助陈婆婆找寻家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区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将陈婆婆的视频发布至抖音平台上,恰好被一位在江津双福的贵州网友刷到,并评论自己能够听出陈婆婆说的是贵州方言。于是,工作人员便邀请网友到线下与陈婆婆沟通,试图寻找出有用的线索,但还是无果。

  2024年1月31日,璧山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接到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警方来电,陈婆婆的DNA与一寻亲家庭比对成功。经核查证实,陈婆婆是湄潭县人,1990年外出走失,2022年2月24日家属在贵州省报警立案。7月4日上午,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陈婆婆的丈夫、女儿等从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将失联34年的陈婆婆接回家。

  “她二十几岁就走不见了,听到哪个地方说有像她的我们就赶过去,但每次都不是她……”陈婆婆的老伴如今已佝偻着背蹒跚而行,他哽咽地诉说着自己这些年坎坷的寻妻之路,在场人员无不为之动容。

  近年来,璧山区扎实开展“伴你回家”寻亲专项行动,通过互联网平台、全国救助寻亲网、人像识别、DNA信息比对、主动到疑似户籍地寻亲等方式,帮助102名流浪滞留人员成功寻亲。同时,对查不到相关信息滞留的32名流浪人员,进行了落户安置并纳入特困供养,让每一个流浪在外的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gzdt/202407/t20240712_133670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