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媒体资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速递 > 正文

“6·19”救助管理开放日系列宣传之三——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4-06-22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民政厅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困难群众中最困难、最脆弱、最边缘的群体,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和生命健康安全,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以及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救急难工作要求,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坚持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并重,着力建构更加专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新时代救助管理服务体系。

  今年6月19日是全国第12个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主题为“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现推出救助管理工作系列报道,宣传救助管理政策法规,展示我省救助管理领域典型案例。

  

  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

  

  我们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帮扶,携手共进,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救助“温度”和“广度”,为推动全省流浪乞讨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街面主动救助

  2022年2月,省民政厅联合省委政法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安徽省户籍人员流浪乞讨源头预防和回归稳固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和遏制安徽省户籍人员流浪乞讨、反复流浪现象,切实推进问题解决在当地,人员稳固在当地。

  2022年1月5日,合肥市救助管理站在对一大型批发市场的街面巡查中,发现市场的堆货点处临时搭建了一个塑料窝棚,里面住着一位蓬头垢面的中年男子。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上前询问男子是否需要帮助,但其态度非常不友好,不愿意交流,也不愿意接受救助。通过走访周边商户,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男子居住在此已有一段时日,靠周围好心的商户接济,有时通过帮商户干点杂活、捡拾些废品赚点小钱。鉴于以上情况,救助站一方面联系公安机关,尽快查明此人身份信息;另一方面,向属地民政部门发出通报,要求将此点位定为巡查重点位置,充分发挥街面巡查员、近邻关爱商户以及站内工作人员作用,切实做好日常关注。

  2022年3月4日,经公安机关人像比对,确认该名男子为祝某仓,户籍所属霍邱县。获悉有关信息后,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当地民政部门,得知祝某仓家中只有哥哥一人,且年龄较大、体弱多病,无法对祝某仓进行生活照顾看护。2022年11月,在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多次探访沟通下,祝某仓态度终于发生了改变,愿意与工作人员交流,但他仍表示不愿接受站内救助,不愿意返乡,想靠着在市场内捡拾废品为生。

  通过长时间救助和劝导,祝某仓和救助站工作人员的距离逐步拉近,信任感进一步增强。长年的风餐露宿,祝某仓的身体越来越差。2023年底,祝某仓终于表示愿意接受返乡救助。2024年1月24日,祝某仓踏上了返乡的护送专车。祝某仓返乡后,救助站协调当地政府落实相关保障政策,为其办理了低保,并将其安置到社会福利机构长期照顾。

多方携手救助

  2023年4月17日,有群众报警称:其哥哥几年前收留一名男子,现收留人身患重病无法继续容留其生活,请求处置。警方到达现场后,未查询到该男子身份信息,遂护送其到灵璧县救助管理站接受临时救助。救助管理站在安置好该名男子的同时,立即采集人像照片推送公安机关比对,在全国救助寻亲网、头条寻人发布寻亲公告。

  4月19日,救助管理站收到公安机关反馈结果,江苏省丰县常店镇康庄常堤口一家族疑似和该名受助人员存在亲属关系。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立即与当地蓝天救援队取得联系,由蓝天救援队联系丰县论坛发布寻亲信息。获知其疑似亲属联系方式后,蓝天救援队当即赶往核实。5月24日,灵璧县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通过蓝天救援队联系到该名男子疑似亲属。根据DNA比对结果,最终确认该名男子为王某某,29年前其独自出门时迷路走失,自此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家人一直苦苦寻找未果。

  6月20日,王某某母亲和妹妹来到救助站。母亲一见到王某某,立即跑过来紧紧抱着,哭得说不出话来。妹妹一直拉着工作人员的手不肯放,深情的说道“感谢你们救助站,把他照顾得那么好。他已经离开家二十多年了,还好被你们救助了,现在看到他被照顾得那么好,你们对他很用心,真的感谢你们!”在灵璧县救助管理站、灵璧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丰县社区、丰县蓝天救援队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离家多年后王某某一家人终于团圆。

持续温情救助

  2023年7月,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建立无法查明身份的流浪乞讨落户安置人员持续寻亲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无法查明身份的流浪乞讨落户安置人员持续寻亲工作机制。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及救助管理机构认真贯彻落实《意见》要求,推动更多失亲对象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2013年,怀远县救助管理站在街面巡查中,发现自称金某辉的女子在外流浪,遂带回站内进行救助。入站后,救助管理站多次对接公安机关进行身份查询,在今日头条、全国救助寻亲网、各地志愿者寻亲群发布寻亲公告,但均未得到有效反馈。救助管理站按照政策,对金某辉予以落户安置。

  十多年来,救助管理站寻亲工作一直未放弃。2024年2月初,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在与金某辉日常交流过程中,老人突然改口称自己叫杨某凤,家是吉林的。工作人员立即将这一线索上传到抖音寻亲平台,根据其提供的地名和口音及时把寻亲视频向疑似流出地推送。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就有人电话联系询问相关情况。因老人与家人失散三十年之久,疑似家人仅通过视频也无法确定该名老人就是离家的母亲。2月22日,救助管理站联系了司法鉴定所为金某辉和其疑似亲属做了亲子鉴定,后确定两人为母子关系。2月23日,80岁高龄的杨某凤在元宵佳节终和亲人团聚。杨某凤儿子搂着老母亲激动地说:“我妈离开家三十年了,全家人都以为她已经不在人世了,没想到她居然还活着,被你们照顾地这么好,我又是一个有妈妈的孩子了,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原文链接:http://mz.ah.gov.cn/xwzx/sxdt/1223675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