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媒体资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普宣教 > 正文

秦远莲:不认命 一肩挑起两个“家”

发布时间:2023-02-12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忻城县古蓬镇龙利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秦远莲:

  “外来媳妇”不认命 一肩挑起两个“家”

  

  秦远莲和公公黄忠丰一起捞浆,填补卫生间。

  

  秦远莲给村民讲解如何使用手机操作交农合。

  

  秦远莲带队到桂林市学习竹笋种植技术。受访者供图

  

  秦远莲给村民进行养老生存认证。

  

  秦远莲给家公黄忠丰买新衣服。

  

  秦远莲带领村民种植竹笋,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受访者供图

  她命运多舛,为女儿和前夫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巨额外债,但父女俩还是先后病逝,令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面对苦难,她乐观自信、不认命、不服输,通过发展种桑养蚕和山羊、五黑鸡养殖等产业,仅用三年时间就还清了债务,实现脱贫致富,成为龙利村的“最美脱贫户”。

  她的善良孝顺、有情有义打动了现在的丈夫,即便知道她背负巨额债务,要赡养前夫父亲和两个小孩,仍选择与她组建家庭,陪她一同走下去。

  她在做扶贫信息员时,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对贫困户家庭情况了如指掌,用心为他们讲解政策、争取扶持、发展产业,最终赢得全村人的认可。2021年村委换届选举时,作为“外来媳妇”的她被全村投票选举为当家人。

  ……

  她就是忻城县古蓬镇龙利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秦远莲。

  有一种巨痛叫“失至亲”

  秦远莲出生在湖南省永顺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她南下广东务工,在工作的地方结识了忻城青年黄郑和。

  “他很孝顺,每个月发工资后,他都先给父亲寄钱、买衣服、买鞋子。”秦远莲选择了这个孝顺的男人,并于2008年与黄郑和完婚后一起回到忻城县古蓬镇龙利村。

  家婆早早过世,只有年迈的家公和濒临倒塌的泥瓦房,虽然条件艰苦,但有爱就有奇迹。他们试着发展山羊养殖,羊羔买回来养殖两个月,价格就翻了近一倍,他们为找到致富路径而欣喜,日子在逐渐好转。

  然而,秦远莲还没从欣喜中缓过神,意外就发生了。2011年,1岁多的女儿因喉咙处患横纹肌肉瘤辗转到各大医院治疗,花了十几万元的医疗费仍无力回天,女儿永远离开了她。2015年,秦远莲家被评定为贫困户。

  她和丈夫化悲痛为力量,起早贪黑地养羊、种桑养蚕,并相继生下一双儿女。同时推倒泥房,盖起了新房。

  可谁能想到,命运再一次碾压了这个家庭。2016年7月,丈夫查出肝癌,辗转各大医院治疗。

  2017年春节,是秦远莲最焦心的一天。当时丈夫躺在广西医科大肿瘤医院里准备手术,而此时儿子也因疝气被送进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手术,她不得不先照顾儿子,然后再飞奔去照料丈夫。看着躺在病床上的至亲,秦远莲很悲伤,心痛得眼泪直流。

  在花费巨额医疗费后,病魔还是带走了秦远莲的丈夫,并让她背上了16万元的债务。屋漏偏逢连夜雨,丈夫去世后不久,龙利村遭遇持续一个星期的暴雨袭击,秦远莲家丢失了35只山羊,圈养的几百只鸡也一夜之间死光,本来就因病致贫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无助感排山倒海般袭来,秦远莲悲痛欲绝,感觉生活一下子失去了意义。

  有一种选择叫“不认命”

  “仔走,走一双。”丈夫病逝后,秦远莲抛弃两个孩子和老人卷钱逃跑的流言蜚语在村里不胫而走,让秦远莲感到万般无奈又无助。每到深夜,她总是忍不住独自流泪,这些都被懂事的儿女看在眼里。

  有一天,秦远莲下地干活,收工回到家时天已全黑,她一进屋就闻到了浓浓的饭香味,她感到无比奇怪,问了一句:“是谁在做饭呀,这么香?”听到声音,六岁的女儿跑过来抱住她:“妈妈,你别伤心了,以后我天天帮你做饭、洗碗。”三岁多的儿子也眼含泪花,跑过来紧紧抱住她。秦远莲用力回抱两个孩子,瞬间泪眼模糊。

  “人活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照顾老人、抚养孩子,这是你当初的选择,要负责到底。” 看着一双乖巧的儿女,秦远莲想起父亲的教导。她对家公交心并表态,无论如何都不会丢下他们不管。同时,一一给帮助过他们家的亲戚朋友打电话,向大家表达还钱的诚意,让大家放心。

  从此,秦远莲擦干眼泪、收起悲伤,一个人挑起家庭重担,既当爹又当娘,既是儿媳也是女儿。

  秦远莲勤于观察市场,善于上网查找资料,积极寻找致富门路。2018年,她在家旁建起牛舍,开始育肥牛,并养殖珍稀品种五黑鸡和黑山羊。

  “当时,因为发展产业需要村委盖章,签字时村委干部表扬我字写得不错。”秦远莲说,后来村委招聘扶贫信息员,村委干部找到了她,希望她能去应聘。

  就这样,秦远莲来到了村委上班,虽然工资不高,但总算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我当时还不懂电脑,开机都不会,但作为扶贫信息员,要将贫困户的信息录入国家扶贫系统,我在入户采集完信息后,就利用空闲时间向镇里的信息员学习如何操作。”秦远莲说,她的电脑技能都是问来的。

  秦远莲每天起早贪黑,先做完家务,之后赶去村委上班,下班回来再忙养殖场的活儿,晚上还要入户收集贫困户信息,再将信息录入系统,但她从不喊累,也不退缩,每有一笔收入,她就想着先偿还债务。

  “想通过产业致富,不仅要勤,还要有技术。”秦远莲说,她经常加班学习养殖技术。防疫、用药、打针、护理等技术,她都是在边学习边实践中掌握,现如今就连徒手抓住口舌生疮的山羊打针,这个最难的“专业活”她都能一个人迅速完成。

  早在去村委工作前,秦远莲就已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到村委工作后,看到党员每次开会都佩戴着党徽,庄严而神圣,她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向党组织靠拢。经过党组织的精心培养和考察,2018年,秦远莲如期被吸收为预备党员。

  好事成双,当年年底,秦远莲的2000多只五黑鸡和两头牛崽顺利出栏,家庭收入达到了21万元。她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成功摘掉贫困帽,成为龙利村及周边村民争相学习的脱贫致富榜样,秦远莲家也被评为2018年忻城县脱贫攻坚先进脱贫示范户。

  有一种情义叫“不离弃”

  很快,秦远莲不认命、不服输和不离不弃的故事在大石山区传开了。“天底下竟然有如此有情有义的人!”2017年11月,古蓬社区村民蒙辉的三哥偶然听说秦远莲的事迹后,觉得这个女子很传奇,就想介绍给弟弟蒙辉认识。

  当天,蒙辉和三哥以合作养羊的名义,来到秦远莲家。一番交谈下来,秦远莲发现蒙辉不是来洽谈合作养羊的事,再三追问下,蒙辉才道出实情,是听说她的事迹后,想亲自登门来看看她。

  在随后的交往中,脾气好、对孩子好的蒙辉让秦远莲很心动。“交往三个月后,孩子对我说,就要这个人当爸爸。”秦远莲说,家公黄忠丰也觉得蒙辉孝顺、可靠,一再劝说她重新组建家庭。

  在重组家庭之前,秦远莲坦承地向蒙辉说明自己的债务情况,也表明她要在前夫家里生活,承担起赡养老人和照顾小孩的义务,不会离开。

  蒙辉被秦远莲的孝心和责任心深深打动,他愿意与秦远莲一同经营好这个家。现在,他们有了孩子,蒙辉很疼爱妻子和三个孩子,将秦远莲前夫的孩子视如己出,对待老人也很尊敬孝顺。

  “龙利村从来没有像远莲这么好的儿媳妇,远莲是这个村的第一人!”黄忠丰给儿媳竖起了大拇指。他说,秦远莲和蒙辉待他比亲儿子亲闺女还要亲,每年都给他买好多的衣服,穿都穿不完,现在日子过得很踏实、很满足。

  有一种认可叫“你当家”

  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从普通群众到党员,秦远莲孝老爱亲、以诚待人的品格得到龙利村1500多户5000多名群众的认可,2019年她被推选为龙利村村委主任,2021年又被推选为龙利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成为龙利村的“当家人”。

  “她做事公平、勤恳踏实,十分关心我们群众。”龙利村村民卢义说,秦远莲虽然是“外来媳妇”,但对村里的情况十分熟悉,办事公平正道,群众都信服她。

  秦远莲到村委工作后,每周至少安排一半的时间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村民情况和需求。走访中,秦远莲了解到村民蒙家文患有尘肺病,大儿子又突发精神分裂,生活困难,她立即奔走,为蒙家文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解决他家生活困难和医疗费用支出过高的难题;她协调解决群众矛盾纠纷30余起,主动协助3户农户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5户农户申请小额贴息贷款、3名困难党员申请党内互助金。

  “她毫无保留地教我养殖五黑鸡,经常上门指导,还帮助我销售,跟着她干准没错。”龙利村村民樊海春说,从广东辞工回家后,她一度迷茫不知该干什么,后来在秦远莲的带领下开始养殖五黑鸡。“去年11月至今,每个月都有3000元的收入。”

  2021年当选龙利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以来,秦远莲带领龙利村以种植水稻、育肥牛、种桑养蚕为主要产业。为促进产业发展,秦远莲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助力龙利村修建3条“产业路”,完成800多亩农田的高标准建设,2条农田灌溉水利,11个村屯安装了路灯,实现屯屯亮堂堂。

  作为村集体经济的主要负责人,拓宽收入渠道和保障收入稳定是秦远莲工作的重心。2021年上任后,秦远莲发现村集体土地承包合同不合理,一亩地承包价格仅在5到10元之间,她经过不懈努力提高租金,与承包方重新签订合同,同时收回部分集体土地。

  收回的集体土地,龙利村委重新挂牌招租,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的9.14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56.01万元,翻了6倍多。

  秦远莲心里有本账,土地出租的收入是一次性收入,要提高村集体经济,还得发展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考察调研螺蛳粉产业后,螺蛳粉产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秦远莲说,从小受父亲影响,她一直关注新闻联播,通过收看新闻报道,她敏锐地意识到竹笋作为螺蛳粉的配料,发展大有可为。

  2022年,秦远莲带领村委干部,利用集体经济收入在集体土地上种植200多亩的竹子。“今年我们的竹笋就会产生效益。”秦远莲说,预计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48万元以上,待到竹笋丰收时,村集体经济还将逐年增加。

  “她用一肩挑起‘两个家’,非常了不起!”龙利村驻村第一书记蒙礼平说,秦远莲是一个认真踏实、很有想法的好干部。面对家庭的诸多变故,她不认命、不放弃,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得越来越好;作为“外来媳妇”,她克服语言上的不通,用心用情把村委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8年以来,秦远莲先后被评为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自治区学习身边榜样—百佳榜样,来宾市优秀共产党员、来宾市道德模范、来宾市农村基层“五星级”优秀党员等。(记者 韦慧兰 韦海臣 刘 维 欧承开 叶芳千 文/图)


原文链接:http://gx.wenming.cn/sbhr/202302/t20230207_655371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