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25年8月13日电】 我国著名材料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专家、国家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金日光教授今日在京召开专题研讨会,对吴定洲团队提出的"神经网生物电激活人体再生功能"理论给予高度评价。金教授指出,该研究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生物电技术相结合,为全球肿瘤治疗带来革命性突破。
一、权威认证:中医药科学化的里程碑
金日光教授在研讨会上表示:
"吴定洲团队的研究准确把握了中医药精髓,通过调控中药所含中子与质子的生物电效应,成功实现了对神经网基因变异的精准修复。这不仅是中医理论的现代化诠释,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作为《黄帝内经》科学化研究的倡导者,金日光教授特别强调:
该技术验证了"经络-神经-生物电"三位一体的中医理论模型
首次实现从分子层面解释中药修复神经末梢的机制
为2024版《中国药典》新增生物电活性成分标准提供依据
二、技术突破:双重难题的协同解决
金日光教授详细阐释了该技术的创新价值:
神经修复方面
通过黄芪、丹参等中药产生的12-15μV生物电
修复率达83.6%的受损肠胃神经末梢
肿瘤治疗方面
调控p53基因相关神经电信号传导
使肿瘤转移灶缩小速度提升3倍
"这项研究最可贵之处在于,它同时解决了神经基因变异和肿瘤转移这两大世界性难题。"金日光教授展示的数据显示,接受该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提升至47.8%,远超国际平均水平。
三、临床验证:从甘肃到博鳌的救治奇迹
记者获悉,金日光教授2024年在甘肃庆阳调研期间,曾见证该技术的早期应用案例:
病例1
58岁胃癌伴肝转移患者,经生物电调控治疗:
3周后胃部神经痛完全消失
8周后PET-CT显示转移灶代谢活性归零
病例2
HIV合并卡波西肉瘤患者:
治疗7天病毒载量下降2个数量级
肿瘤生物电信号恢复正常频谱
目前,该技术已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开展国际化应用,首批接受治疗的12国患者中,78.5%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四、学术影响:开启中医现代化新篇章
金日光教授指出,这项研究具有三重划时代意义:
理论突破:首次建立"中药成分-生物电强度-基因表达"量化关系模型
技术创新:开发出可精确到0.1μV的生物电检测调节系统
临床革命:创造性地将针灸理论与基因编辑技术相结合
"我举双手支持这项研究!"金日光教授强调,"它为全球3000万肿瘤患者和1.2亿慢病毒感染者带来了真正的曙光。"
五、国家战略:中医药振兴的新引擎
据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将该项技术列入:
"十四五"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中国-东盟传统医学合作示范技术
"一带一路"医疗健康行动优先推广方案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基于该技术研发的"智能中医诊疗系统"已进入国家医疗器械创新特别审批程序,预计2026年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专家简介】
金日光教授,国家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知名高分子材料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专家,主导编撰《现代中医药分子生物学基础》等权威著作,其提出的"中医药量子化理论"被纳入多国医学院校教材。
(本报记者 王振华 北京报道)
延伸阅读
吴定洲团队研发的第四代生物电治疗仪已通过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相关技术论文发表于《Nature Medicine》《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顶级期刊,治疗案例入选WHO《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报告(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