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解决民政民生资金迟发、缓发问题,进一步织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毕节市民政局以创建“毕快救”社会救助服务品牌为载体,聚焦困难群众关切、聚焦基本民生保障、聚焦民政民生资金发放,建立了民政民生资金发放预警和督导工作机制,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监测全面保民生。将城乡低保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孤儿基本生活费、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基本生活费、孤儿助学金、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到人到户的各项惠民惠农民政资金全部纳入预警范围,实现由县级财政“一卡通”集中统发和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直接兑付到人到户的民政民生资金监测预警全覆盖。
职责明确成合力。将市、县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在民政民生资金发放中的职责具体化、明确化。市、县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工作中保持沟通协作,信息上保持开放共享,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作的良好工作格局,合力保障各项民政民生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分级预警促发放。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对民政民生资金发放情况实行分级预警监测(当月 25 日资金未发放到位发布黄色预警、27 日资金未发放到位发布橙色预警、当月末资金未发放到位发布红色预警),根据预警情况进行预警提示督办,对红色预警发布 5 个工作日资金仍未发放到位的,将函告当地人民政府并呈报市人民政府,督促县级民政、财政部门及时发放资金。
督导监管出实效。市级民政、财政部门通过对资金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督导,对多次预警、红色预警未消除或疑似出现较严重违规问题的地区进行专项督导,对资金年度绩效综合评价和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综合督导的方式,督促指导各级规范管理、安全使用各项民政民生资金。资金发放凭证统一录入“一卡通”监管平台和直达资金等专项业务监管平台,并报送市民政局。通过线上线下联合监管,确保资金真发、实发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