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北海构建“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
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7月18日,台风“泰利”过后,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侨中社区侨安四片区网格长黄永英在进行受灾情况巡查时,发现辖区内一栋安置楼前,被台风折断的枯树倒伏在人行通道上,影响居民正常出行,存在安全隐患。侨中社区接到网格长的反映后,立即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对拦路枯树进行清理,当天下午4时,枯树清理完毕,安全隐患被消除。
这是北海市以智慧党建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北海市大力推进网格治理实体化、专职化、信息化建设,着力构建“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截至7月,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人民E眼、网格发现等多种渠道共收集群众诉求15万件,办结率99%,满意率98.69%。
成立实体化运行机构。北海市成立全区首个实体化、专职化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指挥中心,同步建成县(区)、乡镇(街道)指挥中心,形成市级统揽全局、县级实战指挥、镇级一线处置的三级网格化管理指挥体系。
组建专职化网格队伍。北海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 推进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按照“4+N”模式配强网格专职工作力量。推动178个单位党组织包保主城区网格,1.5万多名党员干部入网进格开展工作。开展业务培训、技能竞赛,提升网格长、网格员、话务员业务能力,打造一支熟业务、作风好的专业化工作团队。深入开展全科社工培养行动,帮助社区工作者从“专门专岗”成长为“全科全能”,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打造信息化指挥平台。市指挥中心平台涵盖事件处置、数据分析、预警监测等9大子系统17个功能模块,合并基层党建、综治、创城、环境保护等多项工作。整合36条公共服务热线,衔接4.8万路监控视频,调动590个单位开展治理服务,形成信息同步、资源共享、问题处置协同的联动机制。通过“北海网格通”小程序,对1.1万名网格员进行实时调度和工作指挥,实现问题发现在网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记者 周洋 通讯员 罗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