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老爷出游”都会有多名“降生童”参加。
“降生童”在穿令箭。
2月5日元宵节当天,在玉林市博白县龙潭圩镇上,锣鼓喧天,异常热闹,当地客家人举行民俗活动“老爷出游”。活动中有一个令人称奇的环节是“令箭穿腮”绝技表演,极具神奇色彩。
在当地,“老爷出游”民俗活动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二月二举行。这一民俗活动始自清朝道光年间,一直延续至今。2月5日,龙潭圩镇沿街两边,家家户户都在家门口摆上贡品,迎候“老爷出游”,并等待观看“令箭穿腮”绝技表演。这个环节叫会神,当地客家人称之为“降生童”。表演者口含“符水”,喷洒在令箭上,然后将令箭从右嘴角缓缓插入,由左腮穿出。此时,他们会用牙咬住令箭,再扎弯令箭贴住右脸,最后以红色的绳子将令箭的后部固定在头上,这个过程就叫“令箭穿腮”。整个过程惊心动魄,令人不敢直视。
市民陈先生当天目睹了“令箭穿腮”表演全过程。他向记者描述现场的情况:“降生童”时,只见几名表演者手持令箭(令箭重约500-600克,用铜打制而成,每支长约50厘米,尖的部分粗细如筷子),击鼓手击鼓不停,当鼓声达到沸点时,“令箭穿腮”便开始了。在令箭穿进嘴巴之后,他们会紧闭双眼。几分钟之后,令箭就从左腮穿出。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令箭穿腮’后,每个人脸上竟不见半点血丝。”陈先生惊叹说,他多年前就听说了这项客家民间绝技,一直不太相信,所以特地在元宵节这天前往龙潭镇看个究竟。在观看的过程中,他既害怕又感到好奇。让他最为惊叹的是,当活动结束,取出令箭后,这些所谓的“降生童”的脸上竟没有任何划伤痕迹。
“令箭穿腮”这一民俗绝技有什么奥妙?这到底是一门高深的功夫还是障眼法?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记者采访了组织“老爷出游”活动的负责人李书洲。不过,他没有透露什么“秘密”,而对于民间“降生童”一事,他的解释更是充满民间神秘色彩,让这项民俗绝技更显得神乎其神。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令箭穿腮”民俗在玉林市博白、广东湛江、茂名很多乡村以及海南一些地方流传已久。据说在生产力落后的远古时代,人类为了祈求神灵的庇护,并获得超越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往往希望通过对自身实施自残行为进行媚神,以求得到神灵的保佑和庇护。“令箭穿腮”多在各村的游神活动时进行,这种民俗反映先民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与挑战身体极限的极端行为。(记者 王耀前 通讯员 陈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