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在跨过了特殊的毕业季和漫长的梅雨季后,我终于进入了梦寐以求的上海一中院,并分配到立案庭开启我的司法职业生涯。
报考上海市选调生,填报一中院法官助理岗位,是我遵循“以己之所学,促国之法治”这一人生奋斗目标而做出的选择,我渴望在这条无比重要的政法战线上肩负起当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和责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守护心中我所爱得深沉的法治天下。
为了能够践行自己的这份初心和使命,我默默告诉自己,在法院工作中首先应当做到尽量不出错,其后再要努力将工作做出彩。于是,在进入劳动争议案件快审组的百余天里,我积极配合带教法官全面履行审判辅助职责,妥善做好案件排期、诉讼调解、庭前通知、庭审记录、文书校对、文书寄送、退卷、退费、归档等审判辅助性事务,认真学习审判技能,有效积累办案经验,培养自身案件审理、文书制作、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此外,我还积极参加了周欣法官工作室青年志愿者活动,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和实务技能。站在年末回望,在立案庭工作的这段时光,的确是我转变学生心态,融入一中大家庭,努力向身边优秀的前辈看齐的十分难忘的幸福时光。
时间的齿轮轻轻拨动,转眼我们迎来了2021年。我带着对一中院的不舍,带着单位领导、同事的期望和祝福,前往了虹口区北外滩街道,在此开展为期一年的选调生基层锻炼。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用人时,曾引用古人“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一语。由此,我认识到领导干部只有从基层成长起来,才会有像“热锅上蚂蚁”一样的人生经历和工作磨练。因此,我应当不负韶华,抓住在居民区锻炼的机会,了解社情民情,提高自己的群众工作能力,培养有效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艰难困苦的意志品质,并且要尽快学会“群众语言”,知晓基层治理逻辑,做好居民区的“绣花功夫”。其次,我在成为百姓自家人,办出群众满意事之外,还需要牢记以法院人的视角近距离观察与预判社会问题,努力将群众间的争议与矛盾化解于其诉诸法律之前,用心积累并及时总结可复制推广的群众工作经验,为今后回到法院面对群众工作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