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将边境地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置于民生工作突出位置,以“儿童优先发展”为核心原则,统筹推进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的排查识别、精准服务及综合保障工作,通过筑牢法治底线、强化政策支撑、优化专业服务、汇聚社会力量,常态化开展儿童保护与关爱行动,促进边境地区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组织法治保障 守牢儿童权益“安全线”
高位统筹建机制。崇左市将儿童关爱保护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高位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立由市领导担任双组长的市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形成了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组织保障机制。
立法先行强保障。崇左市紧扣边境地区儿童保护需求,以施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契机,秉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出台《崇左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条例》,为破解留守儿童生活、教育、安全等难题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基层覆盖无死角。崇左市民政局牵头成立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小组,在全市78个乡镇(街道)、751个村(社区)实现“儿童工作督导员+儿童工作主任”全覆盖,将保护网络延伸至基层“最后一公里”。
强化政策精准供给 筑牢儿童保障“防护墙”
健全体系补短板。崇左市民政局制定《崇左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构建起多层次、需求差异化的儿童救助政策保障体系,全面补齐制度短板。
提标扩面强兜底。崇左市将儿童福利纳入财政优先保障领域,推动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上调。2025年,机构抚养孤儿、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贴标准分别达每人每月1422元、1022元;近5年累计为1307人次孤儿发放补助1467.83万元,为3176人次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资金2569.61万元,通过“福彩圆梦助学工程”资助317名儿童,发放助学金307.36万元。
源头治理减存量。崇左市推行源头治理方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返乡创业园,支持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创业、家门口就业,累计带动6000余人返乡创业、3万余人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为8099人,较2023年减少1.3万余人。
强化项目服务赋能 打造儿童成长“助推器”
项目赋能提质效。崇左市推动儿童关爱服务从“保基本”向“优服务”转型,全面提升儿童在心理支持、生活照料、教育促进和社会融入等方面的综合保障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项目服务资源精准投放,全过程强化项目监督管理。截至目前,崇左市累计投入177万元购买“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等专业化社工服务项目,服务人数约3826人次。其中,崇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依托高校资源,开展60余场特色主题活动,服务2000余人次,有效延伸服务深度与广度。
机构升级强支撑。崇左市不断推进儿童福利机构标准化建设,通过校地协作,联合崇左幼专引入社工、心理专业资源,年均派驻10余名专业教师,暑期每周安排3—4名志愿者驻点服务,开展社会融合活动;每年投入20万元购买“康复+治疗+特殊教育”服务,全年开展康复课程2400余节,推行“月月有活动”机制,通过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亲子互动、户外拓展等,切实提升儿童社会融入能力。
汇聚社会各方力量 构建协同保护“新格局”
创新模式聚合力。崇左市构建起“党政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儿童保护格局,形成以服务内容标准化、服务流程规范化、服务水平专业化为特点的“崇左模式”。全市建成57个社工站(含未成年人保护社工站),配备专职社工100余人,夯实基层儿童工作力量。
整合资源促共治。崇左市持续强化儿童主任业务培训,拓展志愿服务队伍,2020年以来,累计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宣传活动200余场,组织志愿者1120余人次,惠及儿童及监护人11万人次,走访慰问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残疾儿童家庭1022户。联动妇联、共青团、高校及爱心企业等多方力量,推行“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机制,完成结对帮扶1795对。通过社会组织链接公益资源,筹集慰问物资近10万元。
暖心活动固成效。今年春节前夕,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联合社会组织开展“慈善情暖万家·爱心护童”慰问活动,走访慰问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1079名,累计发放慰问金35.49万元,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儿童身边。(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