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聚焦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打造城市“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擦亮“乌兰颐养”养老服务品牌,着力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性、便利性、可及性,让老年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强化“三个保障”夯基础
强化政策保障。乌兰察布市印发“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明确具体举措,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乌兰察布市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办法》,提出通过放宽准入条件、优化审批环节等方式,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出台《乌兰察布市加快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机制,加快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设施保障。乌兰察布市因地制宜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县级养老服务中心、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和城镇养老服务综合体。健全运营机制,鼓励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等收住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充分发挥养老机构技术创新示范、服务技能培训、设备推广应用等作用,推动专业化服务向居家和社区延伸。开展“高品质养老机构培育行动”,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高标准运营,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效。
强化人才保障。乌兰察布市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养老机构负责人培训,举办养老护理技能大赛,组织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培训。打造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表彰行业先进典型,调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推行“三化服务”促规范
推行标准化服务。乌兰察布市指导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严格遵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规范,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强化监督管理,全方位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推行品牌化服务。乌兰察布市强化品牌引领,建设“乌兰颐养”养老服务品牌,设置统一标识,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本土养老服务企业,引导养老机构实现专业化发展。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探索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为老年人提供贴心、舒心、安心的养老服务。
推行信息化服务。乌兰察布市建设养老服务调度中心和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为老年人建立长者档案,录入养老服务设施、为老服务企业、养老从业人员等信息,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供需资源匹配。开通为老服务热线,根据老年人需求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同时,完善养老服务机构视频监控系统,开展远程视频巡查,提升养老服务的智慧化水平。
实施“三项行动”提质效
实施城镇养老服务综合体示范行动。乌兰察布市推广“居家+驿站”养老服务模式,在全市打造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城镇养老服务综合体,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服务。
实施老年助餐服务专项行动。乌兰察布市民政局联合12部门印发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将开展老年助餐服务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建立“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多元筹资机制,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2024年,全市建成老年餐厅(助餐点)183个。
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行动。乌兰察布市以“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为目标,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制订“一户一策”改造方案,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2024年,全市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4393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