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县社区老年食堂的运营,不仅是一项民生服务,更探索出了一条“公益底色、专业运营、多方受益”的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路径。其在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上的实践,为完善基层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精准定位,以“普惠+精准”成为社区老年食堂“自助餐”
社区老年食堂明确“养老服务站重要配套”的定位,将服务核心聚焦于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又以“社区食堂”身份对外开放,兼顾普惠性;以“普惠+精准”为定位,让食堂既接地气,又直击老年人“吃饭难”的痛点。菜品上,中晚餐10-11元快餐涵盖十几个菜品选择,既保证营养均衡,又贴合老年人口味偏好。
公益先行,用“阶梯优惠”织密民生保障网
始终践行公益助老理念,通过差异化的优惠政策让红利精准触达特殊群体。县域内90周岁以上老人、特困人员享受免费就餐,为困难群体兜底;60岁以上老人、低保户、环卫工人、12岁以下儿童等群体,依据实际情况享受2-7元的阶梯式优惠,分层施策的优惠模式,既彰显了公益属性,又保障了服务的可持续性。
专业支撑,引“团队服务”保障社区食堂质效
严格筛选专业运营机构,专业团队的介入,不仅确保了餐饮卫生安全,也让菜品搭配、成本控制更具科学性。采取“社区主导+专业机构执行”的模式,实现了公益与专业的有机结合;积极引入社会资金,为长期稳定运营提供了保障。如对城南社区分散供养60名低保对象、残疾、独居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提供助餐服务,给予合理优惠,城南社区食堂运营至今共计服务老人7000余人。
生态构建,从“一餐饭”到“全链条”养老服务
通过助餐点建设,逐步完善社区健康监测、文化娱乐、日间照料等配套服务内容,形成“以餐为媒、多点辐射”的养老服务生态,从“单点服务”到“系统建设”的思路,为基层社区破解养老难题提供了新路径。目前,三都县开办社区食堂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