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民政局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强化排查监测、完善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模式等一系列举措,不断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切实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
开展拉网排查,确保应救尽救。组织动员县、乡镇、村(居)三级力量,对全县范围内的监测户、低保边缘家庭、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摸排核查。通过深入细致的走访调查,全面掌握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和真实需求,并建立详实精准的帮扶台账。截至目前,将符合条件1863户6069人(含急难对象50人)及时纳入相应救助范围。今年以来,已累计实施临时救助209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7.66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生活困难。
健全工作机制,实现主动预警。着力构建“主动发现、快速响应、高效救助”的新机制。在全县129个村(居)全面设立社会救助协理员岗位,压实驻村干部和村(居)委员会责任,严格执行主动发现“零报告”制度,基层一线力量一旦发现需要救助的群众,立即上报,确保潜在困难对象能够被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依托该机制,今年以来已成功将110人纳入城市低保、742人纳入农村低保、161人纳入特困供养,社会救助的精准度和时效性显著提升。
拓宽宣传渠道,优化服务供给。坚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全面提升政策普及率和服务可及性。一方面,强化政策宣传,将社会救助政策作为基层政务公开、政策宣讲的核心内容,通过召开分层分类政策宣讲会、利用村民微信群推送解读信息、组织工作人员入户讲解等多种形式,推动政策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畅通申请渠道,积极推广运用“多彩宝”APP、“黔心助”二维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线上求助渠道,同时持续规范和完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窗口线下服务功能,致力构建“线上随时申请、线下便捷办理”的立体化服务网络,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求助,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理及时、办理高效”,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