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湖南妹子徐礼珍笑得比以往都多。
患有先天性侏儒症的她,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养活自己”的心愿只能深埋心底。直到“美丽工坊”的出现,通过灵巧的双手钩织毛线花朵,制作精美的编织品和文创产品,徐礼珍有了一些收入,时常能在接送女儿下学的路上买点小玩具。
买玩具,对普通妈妈而言稀松平常的行为,却是徐礼珍养活自己迈出的第一步,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严和快乐。事实上,给予徐礼珍支撑的“美丽工坊”是湖南福彩“福泽潇湘·助残圆梦”支持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公益项目。它像一道曙光,拨开了残疾人生活的迷雾。
受益的不止残疾人。湖南福彩“福泽潇湘”公益品牌自2006年启动以来,聚焦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困境人群等群体的真实困难,开展了一批实打实解困境、度难关、送温暖的公益活动,真真切切地支撑起无数人的生活与梦想,让“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有了最扎实的落地。
当公益的脚步穿过城市街角走到偏远山区,当公益的身影从社区食堂转场至乡村校园,当公益的参与者从福彩销售员扩大到普通市民,“福泽潇湘”公益品牌一步步成为三湘大地闪耀的公益旗帜,缓缓飘扬。
捕捉痛点,公益扎扎实实解难题
质朴务实,刻在湖南人的基因里。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找策略、解难题、惠民生,成为湖南福彩“福泽潇湘”探索公益之路的基本准则。
据2023年统计数据,湖南有农村留守儿童达68万。关注留守儿童、织密儿童关爱网络,就成为“福泽潇湘”公益活动的重要内容。
和同学聊起今年暑假,怀化会同县的小蓉(化名)觉得仿佛做梦一般。和一大帮朋友感受红色文化魅力,探索张家界金丝楠木林的奇观,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纸影戏……曾经电视上看到丰富多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如今亲身体验一把,“有种梦境照进现实的兴奋。”直到现在,小蓉难掩激动。
“走出山里、见见世面”,是留守儿童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福泽潇湘·精彩童年”乡村夏令营活动的初衷。
为丰富困境儿童的暑期生活,湖南福彩精心组织“福泽潇湘·精彩童年”乡村夏令营活动,通过传授科学知识、领略非遗魅力、重温革命历史、探索自然奥秘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安排,帮助孩子们补充学业养分、培养兴趣爱好、开阔知识见解,度过充实有趣的暑期生活。
这个暑假,圆梦的不止小蓉一人。爱好音乐的小吴月(化名)是一名孤儿,以前只是随意哼唱,如今学会了基本的乐理知识,看着谱子能够慢慢跟唱下来。“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次学到新曲子,小吴月都会迫不及待地唱给小伙伴听,被朋友们调侃“未来歌后”。
在小吴月看来,“福泽潇湘・彩润童心”困境儿童音乐教育项目实现了她的“音乐梦”。该项目通过与专业艺术教育团队合作,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长期为孩子们提供优质音乐艺术等课程教育,达到以音润心、以乐修身的目的。
与此同时,针对困境儿童容易滋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湖南福彩开展“福泽潇湘・彩润童心”关爱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活动,通过健康筛查测评、主题活动浸润、成长动态建档以及骨干队伍培养等方面构建全链条守护体系;针对偏远校区图书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儿童对科学知识需求情况,湖南福彩组织“福泽潇湘・科普进校园”捐赠科普期刊公益项目,帮助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拓宽人生视野;“福泽潇湘·银都护苗”计划、“福泽潇湘・童梦共圆”公益项目……困境儿童与边远山区儿童所想所需,始终是“福泽潇湘”关爱儿童公益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一直以来,“福泽潇湘”系列公益活动精准对接儿童需求,搭建起涵盖丰富课外活动、心理健康关爱、艺术教育普及、科学素养培育等立体化公益帮扶体系,打破单一“物质帮扶”,建立长期“心理赋能”,脱离“短期救济”,转向“持续陪伴”的模式,让每一次活动真正走近儿童心里,让每一份关心扎实落到儿童身上。
8月底,一场汇报演出活动在永兴县上演。歌舞、书画展示、小品、情景剧应接不暇,引得现场观众满堂喝彩。奉献这场精彩演出的是“福泽潇湘 银都护苗”项目的留守儿童。经过训练的他们,台风自信、侃侃而谈。
聚焦需求,公益惠及有需要之人
公益,不只是一次捐赠行动,应该看到被帮助者真实的需求,于真心恰当的帮扶中,传递爱的力量、激发善的信念,让梦想在爱心的浇灌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不仅仅是“福泽潇湘”坚持的理念,更是全国福彩公益活动一直坚持的核心要义。
8月8日,当家住岳阳市的张胜华老人回到家,第一反应是“走错门了”。客厅的吊顶、墙板全部拆卸后粉刷一新,装上了新灯具,厨房里橱柜、灶台、水槽都换了新,尤其是厨房台面高度刚刚好,“再不用总是直着腰板干活了。”
改变源自于“福泽潇湘·安居焕彩”公益行动,共有10户特殊老年家庭通过适老化改造服务满足个性化养老居住需求,从安装防滑扶手、消除高低落差,到改造卫浴空间、点亮昏暗角落……为特殊老人家庭送上的一份“安全守护”。
此次遴选的10户特殊老年家庭既有革命烈士、老红军家庭,也有荣获国家、省、市级 “劳模” 称号的家庭,还有获得“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荣誉的家庭,对这些曾对社会作出过贡献的家庭施以援手,是公益力量弘扬英雄精神、织密民生保障网的缩影,是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发行宗旨的体现。
张胜华老人的儿子张超曾是一名军人,2016年壮烈牺牲。此次焕新改造,张胜华唯一的要求是客厅里挂儿子照片的地方不要改动。为此,设计人员预留了相片位置,安装了智能吊灯,便于老人清晰观看儿子的照片。灯亮的瞬间,一滴眼泪从老人眼角留下。
对于张胜华老人的激动,年轻女孩田鑫也有同感。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的她自从入职“美丽工坊”后,学会了手工艺品编制技术和文创产品制作技巧。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编织扇和特色帆布袋,田鑫不由自主笑起来:“以后开个小店养活自己没问题。”
在“美丽工坊”工厂,像田鑫一样的员工还有很多,他们都是残疾人,渴望自力更生,最终找到了圆就业梦的路子。
事实上,田鑫口中的圆梦之地由“福泽潇湘·助残圆梦”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公益项目赞助支持。“美丽工坊”生产出兼具公益属性与市场价值的文创产品后,由湖南福彩牵头在全省福潮店上线销售,构建“手工制造+福彩文创+公益营销”的助残新模式。
残疾人的手艺有了“用武之地”,生活有了稳定保障,不再事事依靠别人,自信心提升,田鑫的妈妈都反映,女儿日常的笑容多了起来。
从“福泽潇湘·残健同行”公益活动到“福泽潇湘·助残圆梦”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公益项目,从残疾人辅具器具配置到助力残疾人就业,湖南福彩从真实需求出发、从真心帮扶入手,真正惠及有需要之人,让福彩公益落到实处,成为温暖群众的一股重要力量。
授之以渔,公益向“造血”转型
湘江潮涌、动能澎湃,湖南“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由来已久。
在做公益方面,“福泽潇湘”系列公益活动创新理念,丰富公益形式,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让福彩公益不再是一次简单赠予,而是长久的受益。
这个暑假,湖南工程学院的王亮很是忙碌,不是在湘潭福彩中心学习理论知识,就是在福彩网点上手技能实训,一个月下来,公益知识、沟通技巧、销售技能、营销能力等水平直线上升,被室友调侃“脱胎换骨”。
给王亮带来变化的正是“福泽潇湘·福彩公益助学圆梦——我用双手挣学费”活动。该活动突破传统资助模式,通过“实践赋能+公益反哺”双机制,缓解学子经济压力,培养自力更生技能,也为福彩事业发展储备青年力量。
对于忙碌的培训生活,王亮从没有怨言,在他看来,这次活动不是简单的公益援助,更是能力的成长平台,帮他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找准未来的职业定位。
搭好平台扶上马、精准帮扶送一程。对暂时身处困境的大学生而言,物质帮扶是基础,见识提升、能力增长、技能获得有助于长远发展,公益帮扶从“保障型”到“发展型”转变,才能提升育人助人实效。
这样的公益理念在“福泽潇湘 筑梦铸人”助学公益行动中体现得颇为明显。资金援助之外,该公益活动配套开展“三个100行动”(“资助近100名困难学子”“提供100个福潮店创业岗位”“招募100名福彩见习店长”),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机遇,切实帮助广大学子增强竞争能力、提升谋生技能。
来自郴州的“00后”大学毕业生李鑫如今经营着一家福彩销售亭,利用之前在培训中学习到的销售技巧和新媒体运营技能,制作公益短视频在店外滚动播放,在年轻人夜宵时间摆摊推广刮刮乐,仅4个月,销售额已突破100万元,“效果特别好!”
在“福泽潇湘”公益活动影响下,李鑫完成从大学生到职场人的华丽转身,美好生活在她的努力下一步步成为现实,未来可期。
公益旌旗挥四水,慈善鼓角动三湘。“福泽潇湘”如同涓涓细流向前流淌,浸润着湖南的每一寸土地,开出一朵朵名为善意的花朵,“湘”味十足,装点着三湘大地的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