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媒体资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调查 > 正文

让慈善文化泽润幸福之城

发布时间:2025-09-18 作者:佚名 来源:湖南省民政厅

  

  

  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

  

  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民政部等7部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并持续推进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以下简称慈善文化“五进”活动)。

  

  作为慈善城市、幸福之都,长沙正积极开展慈善文化“五进”活动,让慈善文化泽润这座幸福之城,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温暖而强大的力量。

  

  

  

慈善机构要担当作为

  

  

  

  长沙是屈贾之乡,雷锋故里,慈善文化源远流长。如今,推广和弘扬慈善文化,开展慈善文化“五进”活动,各级各类慈善机构应担当尽责,积极作为,发挥好主力军作用。

  

  作为长沙最重要的慈善机构之一,自成立以来,长沙市慈善总会累计募集善款25亿多元,发放救助款物23亿余元,慈善基金总量达到2.4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00多万人次。

  

  比如困难家庭子女高等教育慈善助学项目,自2004年设立以来,共发放助学金19578.8万元,资助困难大学生60575名,获得“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此外,长沙市慈善总会还常年举办“长沙慈善榜”发布、“公益慈善嘉年华”“情暖佳节”志愿服务等主题慈善活动;创新开发“爱星社”慈善信息平台、“爱商社”消费捐赠分账平台和数字化内控管理系统;创建长沙慈善文化宣传及成果展示厅,打造“慈心若水·善耀星城”文化标签;在全省率先推出社区发展(乡村振兴)基金并开展社区慈善实验,全市共有1313个社区(村)(占比80%)设立基金,基金规模达到8500多万元。

  

  一次次可感可及的慈善活动,一个个响亮的品牌慈善项目,一项项慈善工作创新,让慈善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全市各级各类慈善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长沙连续五届获得“中国慈善城市”荣誉称号,长沙市慈善总会也已连续八届荣获国家慈善最高荣誉“中华慈善奖”,慈善文化根深叶茂、花果繁盛。

  

  

  

社会各界要齐心协力

  

  

  

  慈善无界。

  

  发展慈善事业,推广慈善文化,不仅是慈善机构的职责和使命,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民政部门要牵头抓总,社会工作、文化和旅游、工会、团委、妇联、工商联等部门和单位要积极参与,形成工作合力。

  

  慈善文化“五进”活动涵盖了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五个层面,这是一次全面系统推广慈善文化的战略部署。

  

  进机关,就要提升机关党员干部的慈善意识,组织开展慈善文化讲堂、展览等活动;进企业,就要鼓励企业将慈善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慈善事业;进乡村,就要将慈善文化纳入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载体弘扬慈善文化;进社区,就要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宣传慈善法律法规和社区发展基金;进家庭,则要推动形成优良家风,开展家庭慈善教育和实践活动。

  

  当慈善文化真正融入机关、企业、乡村、社区和家庭,当每一位长沙人都成为慈善的参与者和传播者,这座城市将更温暖、更和谐、更幸福。

  

  

  

全体市民要积极参与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践行和弘扬慈善文化,需要每一位市民积极参与。

  

  要加强宣传教育。充分激发全民的爱心和热情,让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

  

  要讲好慈善故事。推介力行慈善的平民百姓和企业慈善家,充分发挥榜样激励作用,营造“人人可慈善、个个能慈善”的浓郁氛围。

  

  要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常态化工作机制,以“一老一小一困”为主要服务对象;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儿童节、劳动节、重阳节等法定节日,以及学雷锋日、中华慈善日、国际志愿者日等公益节日,招募志愿者开展慈善活动。

  

  要提高慈善公信力。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监督机制、推动信息公开、规范日常工作,让慈善机构赢得公众信赖,吸引和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践行慈善文化。

  

  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

  

  心系百姓、心忧天下,这是长沙人的由来已久的慈善情怀。在奔赴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传承和弘扬慈善文化,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更幸福。



原文链接:http://mzt.hunan.gov.cn/mzt/xxgk/gzdt/sxxx/202509/t20250909_338002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