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媒体资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调查 > 正文

绵阳市梓潼县“乡村著名行动”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发布时间:2024-12-05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民政厅

  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乡村著名行动”第一批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绵阳市梓潼县作为全国首批24个县(市、区)之一,其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进行推广。

  

  “文昌发祥地 中国两弹城”——梓潼,正以“乡村著名行动”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聚焦“提质、赋能、聚力”,从乡村地名入手,打造乡村新风貌。

  “起名、用名、扬名”,多环节提质。梓潼县完善乡村地名网络,命名400余个乡村地名,设置200余个标准化地名标志,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治理基础,并通过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地名文化内涵,用好乡村地名资源,讲好乡村地名故事,让乡村地名“活”起来,提升了乡村地名软实力。

   

  设置特色地名标识标牌         讲好地名故事

  “富民、惠民、便民”,多领域赋能。通过“地名+产业”、“地名+基础设施”、“地名+公共服务”,培育20余个“土字号”农产品,重现了“含熏门”等消失地名旧时风采,采集1373条兴趣点和地名上互联网地图,打通互联网物流“最后一公里”,促进了乡村发展,改善了群众生活,便捷了公共服务。

    

  地名赋能培育“土字号” 地名文化元素融入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社会、企业”,多渠道聚力。政府主导、社会协同、企业参与,梓潼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乡村著名行动”。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地名建设中来,发动群众随手采集身边地名信息,搜集整理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讲述的地名故事,征集地名爱好者创作的地名诗歌,进一步加深了人民群众对地名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凝聚起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

  以梓潼县为缩影,我市各地围绕织密乡村地名网,开展地名信息服务,保护传承乡村地名文化,实施地名赋能,积极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以来,全市共命名乡村地名741条,首批15条乡村地名纳入省级地名保护名录,擦亮叫响“北川苔子茶”“涪城麦冬”“木龙观红萝卜”等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品牌,实现了地名文化的活态传承与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让地名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原文链接:http://mzt.sc.gov.cn/scmzt/dfmz/2024/12/2/6b77364ee6db4b60884578844dc80ec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